蜜蜂屬於節肢動物門( Arthropoda )、昆蟲綱( Insecta )、 膜翅目(Hymenoptera)、蜜蜂總科(Apoidea)、蜜蜂科(Apidae)、蜜蜂屬(Apis), 蜜蜂屬之下的蜜蜂種類,在西元 1980 年代以前,全世界相關文獻所記載的種類 公認只有四個種類,分別為大蜜蜂(A.
dorsata)、小蜜蜂(A. florae)、中國蜂(A. cerana)與西洋蜂(A. mellifera)。自 1981 年起中國、德國、馬來西 亞及印尼等國的分類學家,經過長期的野外觀察、研究,並針對其形態學、地 理學、遺傳學、分子生物學等方面研究分析,目前,世界上公認蜜蜂屬內包含
有 9 個獨立的種類,除前述的四種之外,尚有黑大蜜蜂(A. laboriosa)、黑小蜜蜂(A. andreniformis)、沙巴蜂(A. koschevnikovi)、綠努蜂(A. nuluensis),現將此 7 種之分佈及分類特性簡述如下:
一、大蜜蜂
分布於南亞、東南亞及中國南方的廣東、廣西及雲南等地。又稱為巨形印 度蜜蜂、印度大蜂(giant honey bee; large
honey bee)。體長 15~19mm,前 翅黑褐色並有光澤,身體表面除了腹部 1~3 節背板覆蓋短而密的橘紅色絨毛, 其餘部分覆蓋黑褐色短毛。
二、黑大蜜蜂
分布於尼泊爾,不丹、印度北部、緬甸北部及中國的雲南、四川、廣西、 西藏等地區。又稱為岩壁蜂、岩蜂(rock bee)、喜馬排蜂或大排蜂。體長 16~20mm, 2 腹部除了各節有明顯的白色絨毛環之外,其餘皆為黑色絨毛所覆蓋。蜂巢受胡 蜂攻擊時,巢脾上的個體會集體振翅發出聲響,且個體震動的幅度呈波浪狀舞動,以達到防禦之目的。
三、黑小蜜蜂
分布於印度東部、印尼蘇拉維西島、菲律賓及中國的雲南西雙版納等地區。 又稱為小排蜂或黑色小蜜蜂,體型與小蜜蜂相似,而腹部背板第一、二節之毛 色為黑色,與小蜜蜂的暗紅色不同,護巢力強,受驚擾時會追擊目標到 30~40 公尺以外。
四、東方蜜蜂
東方蜜蜂的適應溫度範圍較大,分布地區較廣,原產地東方的界限自日本, 西方到伊朗的東部,也有學者認為到達伊朗、阿富汗及巴基斯坦的交界處。南 方起於熱帶的印尼,北方到中國大陸的烏蘇里,Morse(1978)認為蒙古地區也 有東方蜜蜂。又稱為東方蜂、東洋蜂(eastern honey bee)。通常 Apis cerena 與 Apis indica 視為同種,因而也稱為印度蜂,我國學者稱之為中國蜂、中華 蜜蜂,或更簡稱為中蜂。 東方蜜蜂可依其體型大小及體色細分為:中蜂(Apis
cerana cerane)、印 度蜂(Apis
cerana indica)、喜馬拉雅蜂(Apis cerana himalaya)、日本蜂 (Apis cerana japonica)四個類群。習性上,東方蜂有野生、半野生或人為 飼養,野生蜂群多棲息於森林的樹洞、岩洞或土穴中,蜂巢由數個巢脾所組成, 巢脾垂直地面。
五、西方蜜蜂
Michener(1974)認為西方蜜蜂原產於歐洲、亞洲西部及非洲地區(不含 沙漠地區),向東分布可達伊朗的西部及波斯灣,伊朗境內的沙漠及山脈是天然 的界線,使西方蜜蜂無法越界。阿富汗、中國北方及蒙古的山脈可能是阻止蜜 蜂向東方及南方分布的屏障,但是在蘇俄的西方蜜蜂使許多學者無法解釋 (Morse, 1978)。地中海東岸與高加索之間地帶的西方蜜蜂,體型較大,因而 3 Deodikar 推論西方蜜蜂可能源自於喜馬拉雅山區的東方蜜蜂。 又稱為西方蜂、西洋蜂(western honey bee)。西方蜜蜂有三十個以上的 亞種,Smith(1961)曾對非洲產的西方蜜蜂品種做系統性整理。Ruttner (1976,1988)曾整理歐洲產的品種,把全世界的西方蜜蜂分為三群:近東群、 熱帶非洲群、地中海群。
六、沙巴蜂
分布於馬來西亞沙巴州與婆羅洲、印尼蘇門達臘島,習性與東方蜜蜂相似, 蜂王與雄蜂的體色比工蜂更深暗,胸部毛色隨階級的差異而不同,工蜂為淺橘 紅色,蜂王為金色,而雄蜂為灰色,棲息於海拔 1,700m 以下之土穴中。
七、綠努蜂
分佈於馬來西亞沙巴州及婆羅州等地,棲息於海拔 1,700m 以上之地區,多 選擇土穴或粗樹枝上築巢,經由分生親緣相關技術,最近從東方蜜蜂分離出來, 血緣與印尼蜂最接近,但是翅脈相與東方蜜蜂近似,外部型態與沙巴蜂差異明 顯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